Posts

Es werden Posts vom Februar, 2025 angezeigt.

涟漪读书会15

Bild
  涟漪读书会第十五期活动 时间: 2025 年 2 月 23 日下午 1:30-3:30 地点: Bundeskunsthalle Salon, Helmut-Kohl-Allee 4, 53113 Bonn 参与者: HJ , LN , CX , SCHJ , ML (记录) 阅读书目:马伯庸《长安的荔枝》 -        欢迎新成员 SCHJ 加入! 整体阅读感受 SCHJ ·        不该先去查这本书和《红与黑》分别在豆瓣的分数,发现这本书有 8.4 分,比《红与黑》还要高一些。对这本书有很高的预期,但之后有很大落差,阅读体验远不如预期。 CX ·        我觉得这是一本很有意思的书,一口气读完。看完之后有点明白大唐为什么会覆灭。故事是发生在大唐辉煌的时期,但是资源用到了这样的小事上面,人命都是遭践踏的。故事最后有一些反转,也体现了佛教的轮回因果。对主人公对数字的敏感和计算,以及计划的细致很佩服,很打动我。另外,和传统成功学不同,主人公明知失败,但是要看离成功还差多远。( HJ :这句话是在书的封面上,但感觉不像是古人说的话,好像经不起琢磨。) ·        虽然不是体制内人,但很认可 “和光同尘”这种为官之道。 HJ ·        这本书比较轻松。想起了席绢的小说,这种被称为“冰激凌文学”的作品。大家不太能通过这类作品回味或是感悟很多。与之相反的是严肃文学,比如《一句顶一万句》,有很多回味。但是,我觉得书要杂着看,没有必要一定只看深沉的书,轻轻松松也很好,而且也学到为官之道等。 ·        大家都知道“一骑红尘妃子笑,无人知是荔枝来 ”, 我们只知道荔枝送到了,但不知道怎么送到。 看后才发现无论古代还是现代,物流都需要庞大的计算。马伯庸的思路很特别,从古人的角度,如何安排运输,细节等考虑 得很详细,很了不起。我觉...

涟漪读书会14

Bild
  涟漪读书会第十四期活动 时间: 2025 年 1 月 26 日下午 1:30-3:30 地点: Bundeskunsthalle Salon, Helmut-Kohl-Allee 4, 53113 Bonn 参与者: HJ , LN , WJ , CX , ML 讨论书目:韩江《素食者》 整体读后感 CX ·        看完很难受,感觉主人公一直在抗争,但最终没有抗争成功,结局好像是已经注定的。 ·        联系到韩国的民族历史背景,很多韩国人身处于历史割裂和社会压抑的状态,尤其是韩国女性,可以联想到中国古代的女性,受到很多三纲五常的社会压抑和束缚。 WJ ·        读完整体感受还好。 这本书的三个章节好像不是同时期写的,整合到一起的方式挺特别(素食者后记里有描述)。 ·        叙事是否属于文学中的意识流写法,很多内心独白。感觉开头的素食者篇章很乱,丈夫和妻子梦境的视角一直在切换。 ·        获诺奖时评选委员会的评论是 “ 富有诗意的散文,直面历史创伤,并揭示了人类生命的脆弱性 ” 。 这个评论是否过誉。激发了想看其他诺贝尔文学奖作家作品的想法。对比莫言曾获奖的《蛙》,属于现实主义,但这本书较为意识流。 ·        个人比较喜欢中间片段,主人公的行为描述是抑郁症或精神病患者的一个正常反应。但是,看到后面在想,是否是社会不正常?( CX :英惠为什么不逃呢?) ·        开头关于平凡人的描述很精彩。最后关于为什么生病的回忆,提到了原因和英惠儿时经历和性格孤僻有关系。看完最后一章,感觉姐姐的生活其实最难,妹妹索性不顾世俗,但姐姐因为有孩子,还要坚持,和大多数人相似。 ·      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