涟漪读书会02

 

涟漪读书会第二期

时间:2023年9月17日

地点:Bonn Bad GodesbergWD

参与人:WDLN, HJ, YLi, ZMJ, YLiu

 


虽已入秋,当日仍是夏日的艳阳和温度。WD准备了丰富的饮料和小食,感谢!本次读书会的主题是艾丽斯·门罗和汪曾祺的短篇小说。讨论丰富精彩,以下记录只能管中窥豹略现当日片段。

 

关于汪曾祺小说

HJ

  • 与文中描写的时代脱节,对背景不太了解,难于感同身受
  • 语言太过平铺直叙,没有很强的代入感
  • 文字有时非常奇怪,常常用括号来解释,读起来很卡顿。朗读了一段《大淖记事》的片段,大家共同体会。

 

HJ也谈到对书中描述的男女之情和道德观的一些困惑,如《大淖记事》、《受戒》。大家就女性自由意志/女权抑或是中国乡土文化和传统习俗进行了一些讨论。期间,提到电影《菊豆》和小说《白鹿原》。另,结合时下娱乐人物傅首尔离婚之事,谈到为什么女人如果成功,家庭生活常常会出现裂痕,而男人成功却不会是如此的结局。

YL谈到门罗的写作风格和汪曾祺有些类似,都是直白,平淡,没有太多的起伏,不是自己喜欢的类型。谈到女性成功,门罗的《幸福过了头》这部短篇就是围绕一个俄国女数学家,对男权社会中成功女性命运中不幸的思考。

LN猜测,汪曾祺用括号说明文字是否与他参与戏剧创作的背景有关,因其是《沙家浜》的主创人员之一。LN很喜欢汪曾祺的文字,读了《复仇》的开篇,说明自己喜欢短小、简洁、有民国味道的文字。

 

关于艾丽斯·门罗的作品

WD推荐读门罗的作品,希望了解大家对其作品的感受。WD读其作品的感觉和读张爱玲类似,认为她看问题的角度和常人不同,不是很好读。

LN读门罗感觉最不同的是结尾,好像在小径中徐徐前行,以为到了终点会开阔明朗,但看到的却是万丈深渊。故事结束了,却好像同时有未知的开始,但是却无从知晓。因为门罗作品的节奏和内容,LN感觉情绪是往下走,所以同时也读了冯唐的《活着活着就老了》来平衡,因为后者有与之不同的痞气和插科打诨。

大家讨论了为什么读不下这种平铺直叙的作品?是作品风格本身不是自己青睐的类型,还是当今时代色声犬马的生活,短视频的节奏让人无法接受慢节奏的作品。HJZMJ都对现代人注意力缺失、碎片化的生活状态影响阅读体验表示赞同。其他人也表达因当今信息、影像无比的丰富、刺激,导致人在艺术作品中寻找猎奇的成分愈来愈高。对某些人而言,似乎只有类似《三体》这种科幻还能让人有阅读的欲望。白描、平铺直叙的作品在当代似乎难以赢得大众读者。

 

两个读小说的问题

今日因病未能参加的WJ提了两个问题:你们是怎么读小说的?为什么喜欢读?

怎么读:除了传统读字以外,也有人开始听书。HJ推荐了“微信听书”, 是独立于“微信读书”的app.目前无收费,根据听的时间有续听奖励等。LN分享了一个播客《文化有限》,三个主持人每周分享讨论一本书,可以了解他人对文学作品的评价和感受。

为什么喜欢

· 小说故事性强,容易顺着故事情节读下去

·    人有好奇心/猎奇心,下意识都有了解不同人生和人生体验的欲望,在小说中全部能够找到。·       小说描写的某些境遇会跟我们自己的生活状态产生重叠,让人得到安慰或是提供解决自己问题的新视角

 

下一次活动计划

1029日在LN家聚会

建议主题:

  •     王小波的杂文《一只特立独行的猪》
  •     重读琼瑶的《窗外》

 

Kommentare

Beliebte Posts aus diesem Blog

涟漪读书会14

涟漪读书会20

涟漪读书会1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