涟漪读书会09

涟漪读书会第期活动

时间:2024623日下午1:30-4:30

地点:Meckenheim  (WJ家)

参加者:ML, HJ, WJLN

今天的读书会参加人数少,因此有了相对更多开放的聊天时间。WJ家一株多年樱桃树在初夏的阳光中绿意盎然,缀满串串樱桃,三位客人收获了这难得的新鲜美味和满满的快乐!谢谢WJ

 

李娟《我的阿勒泰》

 


WJML看了根据李娟作品改编的同名电视剧《我的阿勒泰》。LNHJ看了书的部分。

ML:读李娟的书,觉得作家是有文学天份的。

WJ:李娟和三毛有几分相像,但是李娟比三毛还是有差距。三毛独特的生活经历使其作品更加精彩,相对而言李娟的风格偏平淡、清新。很推荐同名电视剧,导演和编剧很厉害,可以把细碎的生活拍得充满诗意,也有些戏剧性的情节(如妈妈和女儿前同事的关系)。演员也很漂亮。马伊琍演的妈妈非常有特点,很洒脱。

ML:李娟对生活有非常细微的观察。电视剧的画面很美,一个女生在草原上奔跑,有看《小妇人》电影的感觉。故事情节也不错。塑造了一个理想的远方,还有一个理想的少年。可能因为这种远方,让人非常喜欢。电视剧的结尾,男女主角重新相遇,也是个美好的结尾。

HJ:作品读起来很轻松、幽默,但感觉笔触还是有些稚嫩,感觉不至于如此之火。想到诗人余秀华,作品有些哗众取宠之嫌。(MLLN不太赞成,认为余秀华的某些作品虽然值得商榷,但很多的诗歌是很感人和成熟的。)书里没有电视剧中男主角的故事。

LN:感觉如果认真观察和记录生活,持续下去,我们也有可能成为李娟这样的作家。(ML:不行,生活记录很碎片,很难形成李娟这样的作品。虽然写论文会写很多,但是因为理论和分析。写生活的细碎,很难。HJ:曾经写了十几年日记,记录生活。但成家立业后,精力、时间愈发有限,即便有时间也只想放空。)

 

阎连科《日熄》

 


HJ:没有看完,因为记错了,先听了他的《日光流年》,结果《日熄》只看了一个开头。感觉《日光流年》比《日熄》写得精彩很多。《日光流年》讲的是一个村子,没有人能活过40岁,几代人寻找各种办法延长生命。非常喜欢阎连科的笔法,AABB的词,用很多形容词做动词来进行描述。

ML:会有看电影的感觉吗?

HJ:是会有比较强的画面感。如果以电影画面对比的话,《日熄》感觉像田壮壮的大西北。《日光流年》像张艺谋的《活着》。

WJ:这种主题的书不是自己会选择看的书。这样荒诞的叙事,到底想表达什么?

LN

·       WJ有同样的困惑,到底是想表达什么,隐喻什么?为什么此类书不能在大陆出版?读这本书的时候有生理和心理上的双重不适,非常震撼。作者的文字精彩,的确是大家之作。但是,不理解梦游到底指向什么?是“文化大革命”吗?

·       另外不理解为什么阎连科要将自己写进作品。见面会的时候,他说一是将这个黑暗的故事归到阎连科的身上,二是有结构的考虑。书中对阎连科的主要描述是在开头、中间和结尾,开头是李念念祈祷阎连科能有才思写成这本书,中间是阎连科梦游,才思泉涌,最后是李念念见到出家人模样的阎连科。但还是没有明白这三个阎连科代表着什么?

·       最近在看莫言的《生死疲劳》,觉得阎连科和莫言很像,甚至文字要更胜一筹。《生死疲劳》里也有一个莫言。为什么莫言的作品就能出版?

HJ:《日光流年》和余华的作品《现实一种》有点像。余华的《我胆小如鼠》,早期也属于先锋派。余华曾经有一些作品和改编的电影也是后来才能读到和看到的。

ML:读这本书,开始以为是关于生死的故事,后来看到是关于梦游。读书时,想到的是疫情,以及疫情期间各个阶层人们的不同反应,描写乱世、无序。《日熄》是否也有对过去作品的回应,因为文中提到阎连科的很多作品。

WJ:作家写书是抱着什么目的?

HJ:通过表达得到荣誉、金钱、认可。

LN:阎连科这样的作家是有责任感的,在出版困难的情况下,仍然坚持写作,感觉像鲁迅一样,要唤醒沉睡的人们。

 

下次活动

2024.8.25(周日)HJ家

书目:

·       金庸《笑傲江湖》

·       双雪涛《平原的摩西》

班 班宇《盘锦豹子》

Kommentare

Beliebte Posts aus diesem Blog

涟漪读书会20

涟漪读书会14

涟漪读书会1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