涟漪读书会10
涟漪读书会第十期活动
时间:2024年9月1日下午1:30-4:30
地点:Wesseling (HJ家)
参加者:HJ, ML,LN
今天是暑假结束后第一次活动,因各种原因,参加人数较少。在本次书籍讨论之后,我们也探讨了今年余下几次活动的安排和对书籍的选择。
金庸《笑傲江湖》
HJ:
·      
听书听完一半左右。
·      
《笑傲江湖》的书和影视都是第一次看。网上看了不同影视版本的令狐冲,感觉都与想象中不符。
·      
这套书读来有点闷,不酣畅淋漓。除了桃谷六仙,没有特别出彩的人物。相比之下,金庸其他作品如《射雕英雄传》里有不少个性鲜明的角色。
·      
情节和金庸其他小说有些雷同:一个并不是很特别的人,因缘巧合,老天垂怜,从此与众不同,雄霸天下。
·      
岳不群还算是个形象丰满的人物,有些像某些职场经理--不希望员工出彩,看到员工有成绩并不鼓励(令狐冲在面壁时学到功夫),挑动内斗(林平之和令狐冲),把令狐冲作为工具人,在镖局出事前就已有所谋划(LN和ML剧透岳不群最后被揭穿就是伪君子)。
·      
金庸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很热闹,但是看书时,多半看个开头就放下,好像没有那么有吸引力,想让人看完。
·      
人物的名字很特别!
ML:
·      
听完本书(评书?),也看过电视剧。
·      
最感兴趣的人物是东方不败,因为是影视剧里出彩的角色。据说书里面只有9页相关描写,只是个配角,因此很感兴趣。
·      
和其他朋友讨论过,《笑傲江湖》和金庸其他的小说有什么区别。似乎都是小男主得到绝学,又抱得美人归。
·      
这本书的特别之处似乎是围绕武林秘籍展开,没有哪个人物的描写是盖过武林秘籍。(HJ评论:金庸所有书里都有武林秘籍,《射雕英雄传》是在讲武林秘籍,而且是几本武林秘籍。《神雕侠侣》也是寻找武林秘籍。《倚天屠龙记》是寻找刀和剑,但是武林秘籍就在刀剑里。)
·      
现在年轻一代的读者,可能对《射雕英雄传》更感兴趣,因为有家国的大背景。
LN:
·      
读完。第一次读,没有看过影视作品。
·      
原来读过金庸的其他作品,当时的印象很强烈有趣。这次读《笑傲江湖》,整体比较失望。首先小说有强烈的连载味道,很多地方有重复之处,无数次看到描写令狐冲“胸口热血上涌”。第二,对令狐冲这个人物失望,以为是不受世俗约束的爽快大侠,但是描写他对小师妹岳灵珊感情的反反复复,太过纠结,很不爽快。第三,对书的结尾最为失望。本以为任我行重出江湖,会有精彩大戏,结果安排他暴毙,整部作品草草收场。
·      
佩服金庸的博学,书中涉及中国传统文化、天文地理等等众多知识。(ML:金庸80多岁还拿了历史博士学位。)
·      
本书在60年代出版,魔教有关的内容也影射了大陆文革的状况。60年代大陆有什么样的作品?(ML: 如果在那个特殊时代背景下考虑,是否魔教代表文革,岳不群代表西方殖民者,令狐冲代表香港?)
·      
由武侠小说引发对国粹之一武术的思考。国学复兴之时,武学发展如何?搜索社交媒体,看到武当山道教与武学的一些内容,也看到年轻民间武术高手的内容(包括暗器的使用等)。养生气功好像在普通大众中很流行。
·      
疑问:现在还有人写武侠小说吗?还有人看武侠小说吗?(HJ:好像看仙侠的比较多。)
班宇《盘锦豹子》
双雪涛《平原的摩西》
HJ
·      
推荐这两部作品,是想知道大家对年轻东北作家的作品感受如何。
·      
对东北文艺复兴这几个年轻作家作品的感受是文字一般;粗糙、直接和直白;故事拧巴。这些作品,比不了北京作家的幽默,比不了西北作家的厚重,比不了南方作家的细腻。东北作家里值得提及的可能只有梁晓声和迟子建。
·      
有些作家写作主题是沉重的,但东北作家只剩下沉重,走不出去,困在其中。他们所描述的是个人非常熟悉的生活,包括90年代下岗潮之后社会局面的混乱,人的无所适从等,非常有感触。内容很亲切,但没有办法喜欢和热爱,就是可以一读的程度。不像读刘震云,就是太喜欢这个作家,太喜欢他的文字,太希望推荐给别人。
·      
有关东北文学评论提及,莫言、余华对父辈的态度是“弑父“,东北文学对父辈的态度是同情怜悯,是个很大的转换。
·      
《盘锦豹子》的主角大概是50-60年代出生,很多人的受教育程度不高。东北太早进入国有化,他们的悲剧似乎是注定了,逃不出去,只能留在这个地方。这拨人已经60多岁,很多是生活在社会低层,跟社会的发展完全脱节。
·      
非常喜欢《盘锦豹子》的结尾,光影打在身上。(在逆光里,那些火罐印子恰如花豹的斑纹,生动、鲜亮,并且精纯。)
·      
推荐看《漫长的季节》连续剧。
ML
·      
两个作家的作品内容差不多,文字也差不多。
·      
《盘锦豹子》的结尾很像西方神话故事的描写,很悲怆的人物形象。
·      
与父亲和解,为什么会发生?
LN
·      
已经读过双雪涛,班宇和郑执三位沈阳作家的不少作品。个人认为双雪涛的作品最有文学性,郑执更有创造力和想象力(《仙症》)。
·      
和HJ的感受不同,觉得所谓的粗糙直白正是他们作为东北文艺复兴作家代表的特点,没必要与其他地域作家相比,更没有必要将他们与中国一流作家相比。
·      
并不觉得他们的文字非常粗糙,读了一小段双雪涛《平原的摩西》里李雯一章开头对树的描写,感触非常的细腻。也并不觉得他们的描写拧巴,因个人生活背景的关系,一直是逃离东北的心态,但是这几位作家的作品,将人拉回东北,面对那些无法逃避的真实世界和人生,
·      
就与父辈关系的转变,莫言、余华的父辈应该是没有受过太多教育,或者引发文革的一代,是要被打倒重来的。而双雪涛、班宇的父辈应该是莫言和余华同年纪的一辈,已经是自己努力改变,但往往社会环境让其无法改变的一代,因此是值得同情和怜悯的。
读书会计划和选书
·      
因近两次参加人数较少,是否考虑找一个固定的场所(如咖啡馆),然后广而告之,方便更多人参与。
·      
选书不要临时决定,可以参考“文化有限“播客的书单,播客的内容也为我们读书会的讨论提供基础信息和内容参考。
下期活动
时间:2024年9月29日
地点:Bonn Bad Godesberg Bonnerie 咖啡 (待定)


 
 
 
Kommentare
Kommentar veröffentlichen